北京时间6月30日(周六)上午10点,移民帮《我们移民的理由》系列分享第六期如期举行,加拿大老移民、教育专栏作家辛上邪女士分享自己的移民经历,放弃家族生意移民,孩子教育为主因;移民前的担心及移民成本计算;移民后的融入,如何解决生存问题等。
辛女士简介:早年移民加拿大,现为教育专栏作家,和丈夫、孩子生活在温哥华。
以下为本次直播的部分精彩内容,赶紧跟小帮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大家好,很高兴来做这次分享。为什么说很高兴呢?因为我回忆起当时的移民场景,自己查询信息、准备文件递交申请,等待的过程感到非常焦灼、茫然无措,就好像在大雾中探险,知道方向却看不清道路,真的是游移摸索着前进。那个时候非常渴望得到任何相关信息,好像有一肚子问题,搜了无数的博客网站,见到一个移民加拿大的人都觉得是大神。终于今天熬到了这个地步。所以很高兴能给大家来来做这个分享~
国内生活优渥,为什么移民
移民前我在国内的生活优渥,为什么要移民?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曾问过。我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做生意,因为是家族生意,所以一切也还顺利。收入虽没有那么多,但比较省心,也不会受太大的委屈,算得上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突然关了生意移民国外,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一时冲动或糊涂,他们都问我为什么要移民。其实我移民的理由不具代表性,因为我是比较有个性的一个人。但我先生移民的理由却非常典型,就是为了孩子教育。
在此之前,我先生一直极力反对移民,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他乡土观念很强。因为他土生土长在农村,家族占了整个村子的一半,亲戚众多,亲戚观念特别强。早在恋爱的时候我提过出国,他就说故土难迁,觉得这辈子不可能离开那些亲戚和亲人。
另一个理由也是非常现实的,他的英语特别差。可能80后、90后想象不到,我们是70后,90年代上大学,大学毕业不要求必须过四级,英语学不学无关紧要,所以他的英语就迅速的遗忘和退化。举个例子,移民后加拿大政府提供免费的英文学习机会,但需要先测试,我先生测试的成绩是一级。一级是什么概念?如果不认识字母表是零级,认识字母表就是一级。
所以在这两个主客观理由下我先生就特别反对移民。可是人到中年是什么使他改变主意,下定决心移民?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晨送孩子去幼儿园,当时上中班的孩子突然郑重的说到:明年我就要上小学了,你们可要给我找一个好的小学。这句话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我们都是北漂,没有户口,又住在五环外,周围没有好的小学,孩子要上好学校要找关系、求人送礼,我先生非常内向,从来不愿意求人。他问我:移民后孩子上学是不是就不用择校?我回答说是,所以先生就下决心办理移民。
移民前的担心及移民成本计算
那么对于移民前的担忧、对海外人际关系处理、工作的重新开始、生活融入我是怎么克服的呢。由于我和先生移民的理由都很坚定,在强烈愿望的支持下,我们关于经济、事业、规划等做了一些可行性分析,分析之后我们的条件是符合移民要求的,而且就目前的经济也能支持移民后的生活,所以就决定移民了。
对于海外的生活我是很向往的。在移民之前我去美国探亲过一次,住了二十多天,游览了一些景点,对海外生活有了更切实的了解。因为在此之前我连泰国、连日本都没去过,到美国之后感触还是很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参加了一个旧金山一日游的旅行团,导游是香港人,尽管他说旧金山的空气是如何污浊、污染如何厉害,但我还是在公园里闻到了空气中花的甜香,突然觉得和自然是如此亲近。我问导游草坪可以踩吗?他愣了一下回答说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草坪不能踩……当时想将来一定要带着先生和孩子来看一下世界上还有这样不同的生活。总之美国之旅给我大的触动,对于移民后的生活我并不担心,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移民前,父母就担心:移民后怎么办?生意关了,靠什么为生?根据我的分析,存款如果够五年的生活费就足够了,我移民的时候不到40岁还年轻,五年之内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虽说不可能立即找到工作,有一个适应期,所以给自己设定五年的期限。
那移民前需要准备多少资金合适?我有一个算法,但每个人状况不一样也因人而异。如果是90后大学刚毕业,没有太扎实的经济基础,就带足1-2年的生活费就没问题了;如果是80后、70后,在国内有房有车和不错的收入,带足300万人民币也足够了:150万可用于买房首付,不买房也可做理财,加拿大的理财还是想相对稳定的,剩下150万做生活费可以生活的很好,踏踏实实找工作。这是我给很多朋友算过的帐,都没什么问题。
有的人担心移民后不做原来的工作靠什么谋生,其实新移民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在加拿大找到喜欢的、能谋生的工作并不难,一个人一辈子换五六种职业是很正常的。加拿大的低收入每年要报税,家庭年收入四万加币以下算低收入家庭,就有很多补助。如果达到六万加币就是中产阶级,生活上就很宽裕了。在加拿大龙虾、三文鱼、冰酒、皇帝蟹等,价格很亲民,不像国内比较昂贵。加拿大买车也很便宜,教育、医疗都是公立的,另外的花费就是孩子报课外班,但这个是自愿的。
有的人担心以前擅长的事情,出国后不能做还能干嘛?这里有一个观念,我把它总结为差异化生存。例如我自己,从商人转化为教育专栏作家,就是一个典型的差异化生存的案例。大学毕业就北漂做生意,大学本科学农业,没做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就经商了。三十几岁在中年危机到来之前又重新回学校读书,学的古代文学。读硕士的时候我发现在写论文的时候特别开心,那种开心跟经商赚钱的开心不一样。所以我就发现了兴趣点所在,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已经移民加拿大了。
由于发现了兴趣点,所以就大概确定了一个方向。在搬家之后开始正式写作,写过一百万多字的博客,转发的人也不多。但因为感兴趣,所以就一直坚持着。在博客里分享着这里全新的生活、有趣的所见所闻。后来逐渐报纸媒体找我约稿,从零散着发文章发展为专栏,再转变为教育专栏。最多的时候同时写五六个专栏,也有微信公众账号。因为我写的内容与众不同,温哥华的很多媒体对我肯定有加,还有部分媒体请我做中国古代文化讲座。就这样我慢慢成为了职业作家。今年三四月份我出了我这本新书,叫《最好的时光留给你》主要讲加拿大教育亲历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参读一下。
如果我没有选择移民,一个普通妈妈有什么可以分享或者写作素材呢?所以大家不要惧怕移民、怕接受新鲜事务,也不要认为特长没有用武之地。正相反,移民后特长仍是特长,还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移民后认识了新朋友、掌握了新资源、学习了新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机会。
移民后的融入,为何选择温哥华落地安家
很多人都问我移民后融入是否有困难,我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是一个人生存的本能。登录之前,没有来加拿大考察过,所以对加拿大完全不了解。这里也奉劝大家一句,决定移民后如果时间、经济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各个国家考察一下。我当时办移民时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三个国家都试过。2001年准备办新西兰技术移民,发生了一个插曲。
办理新西兰技术移民,是需要考雅思的。当时移民顾问建议我尽快考,因为新西兰即将变政。我表面上很平静,但心里想这都是套路,变政都是假的,就是为了催我要赶紧签合同,所以也没当回事。但等我考完雅思,新西兰真的变政了,因此就没有移民新西兰。当时有一个朋友也想移民,我3月底递交材料,他5月初下决心办理移民,相隔一个月。因为也需要考雅思,我提醒他尽快准备材料、考雅思,否则变政后后悔也晚了。很幸运,他递交材料不久政策就进行了调整,所以他很感谢我。就是因为这个经历我有了深刻的体会,也建议大家如果下决心移民后,就抓紧办理,不要拖,因为不确定移民政策何时会改变。
我们为何选择到温哥华落地安家呢?其实我想去渥太华,先生看地图说半年飘雪,很冷,就去了温哥华。温哥华的缺点是找工作比较困难,人口相对较少,福利也不如魁省,但气候确实好很多,所以我们就决定定居温哥华。首登的时候我们做对一件事情,登陆前联系了家庭旅馆和房屋经纪,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房产市场,决定到哪里租房或者买房。看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加拿大的幸福指数很高,因为每个人都觉得他所在的城市最好,生活很幸福。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不好他都觉得很好,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幸福指数高的体验。
首登时,可以先在国内开一个加拿大的银行户口,在账户里存些钱,登陆后去当地银行激活,同时一定要申请信用卡,而且最好能办妥买房贷款的基本手续,届时买房就能很快的去贷款。选房的过程中多看一下周围的城市,如果有时间可以报当地的旅行团走一走,多接触当地人,了解当地生活,加拿大人很简单,会给你很多真诚的建议。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我的经历和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磅好消息
还有一个重磅好消息要告诉大家,辛女士即将回国,出席移民帮在北京举办的线下分享会,届时辛女士将会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建议。
主题:北美教育及身份规划分享会
时间:2018.7.7(周六)10:00-12:20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新中关购物中心
线下分享会现在也可以提前报名,名额有限,赶紧报名提前锁定名额吧,拒绝空降哦~
线下分享会报名方式:
扫码添加小帮微信,备注“分享会”,小帮为您锁定名额。
扫一扫加小帮微信
咨询加拿大移民相关信息,可拨打400-085-6660,移民帮专家为您量身定制海外身份规划方案。
移民帮原创,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