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国职场圈被一条重磅消息震得不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宣布:对新申请的H-1B签证征收高达10万美元的费用!
没错,不是1万,也不是2万,是整整10万美元!
消息一出,留学生群体、求职者、雇主三方几乎都炸了锅。对大企业来说,这笔钱或许还能承担;但对很多资金有限的初创公司来说,简直就是直接关掉“外籍人才”这扇门。
如今,这场风波并没有降温,反而在10月持续发酵。跟着小帮一起来看看,各大企业面对这笔“天价签证费”,态度如何?
*国际生通过H-1B拿绿卡的常规路径为:
F1学签→申请OPT→持EAD入职→H-1B抽签→PERM劳工认证→提交I-140→ 等待排期→递交I-485→ 获批绿卡
01
多家巨头停办!入职也泡汤!
消息一出,一向“财大气粗”的大厂,也纷纷开启了“缩水模式”。
以高盛集团为例,有用户在Reddit上爆料,公司已全面暂停H-1B签证转移申请。更令人唏嘘的是,不少已拿到offer的候选人,因为签证卡壳,入职都泡汤了。公司方面至今没有正式回应。
而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态度更是让人心头一凉。
此前沃尔玛已逐步缩减签证支持范围,仅保留阿肯色州总部的境内H-1B申请,而湾区业务早在今年初就已全面停止担保。最新消息显示,自10月起,沃尔玛阿肯色总部亦不再受理新的H-1B申请,连正在办理转正手续的员工也受到影响,相关流程已被暂停。
制药行业也不例外,该行业原本提供签证担保的企业就较为有限,而近期,礼来公司(Lilly)直接撤回部分offer;而武田制药(Takeda)更是直接暂停了所有H-1B签证的办理工作。
这些财力雄厚的头部巨头都不愿意为10万美元的成本买单,对于那些本就紧张的初创公司来说,就更别提了。不少初创公司,如Ohana、Baselayer,已公开表示不再提供H-1B签证担保。
一句话:签证担保,从“大厂标配”,变成了“奢侈选项”。
02
硅谷科技巨头力挺!积极招募!
当然,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在退缩。
硅谷不少科技巨头依旧是H-1B的“守护者”。
美国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的执行长黄仁勋(Jensen Huang)近日公开表示,公司将继续支持H-1B签证政策,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
英伟达在科技界一直是H-1B签证的重要赞助商,据公开数据,2025年英伟达获批的H-1B签证数量约有1500份。
对许多硅谷科技公司而言,H-1B签证是招募海外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软件开发、AI算法、芯片设计等岗位中,非美籍员工比例普遍超过30%,部分团队甚至过半。
Google、Uber、Meta Platforms等科技巨头积极提供担保;Atlassian、Microsoft、Lucid Motors、Rivian、Salesforce等也接受境内H-1B申请。
另外,LinkedIn、PayPal、OpenAI等企业则表现得更积极,不仅协助持有OPT身份的申请人参与H-1B抽签,同时接受OPT与H4 EAD身份,为国际人才提供了更灵活的留美工作路径。
03
求职者如何上岸?
虽然有科技巨头“撑场面”,但随着担保成本飙升,H-1B的机会变少、竞争更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
想在这种高压环境中脱颖而出,你需要的不只是努力,还要有战略
实习几乎是拿下高薪全职offer的前置条件。千万别等到大四才开始找实习。从大二暑期就开始行动,尤其是金融、科技这些高薪行业,越早布局越有优势。
H-1B“加权抽签”制度对高薪岗位更友好。金融科技、AI、生物医药、高端医疗等领域不仅薪资高,中签几率也更大。
除了H-1B,还有其他可行路径,比如EB-5投资移民、EB-1A杰出人才移民、NIW国家利益豁免等。
尤其是新政EB-5,目前仍处于“无排期”状态,现在申请可以享受“双递交”利好,获得Combo卡后可以合法地在美国自由工作和生活。对于希望快速拿绿卡、为子女教育提前规划的家庭来说,这条路更清晰、更稳妥。
这场“10万美元风波”,无疑正在悄悄改写H-1B签证市场的格局。
一边,是企业精打细算、权衡成本;
另一边,是留学生被迫重新布局自己的人生棋盘。
但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提前规划、主动出击的人。
当H-1B这条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与其被政策左右,不如提前规划其他路径,掌握主动权。
留言区说说: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被这波H-1B新政影响到吗?
想了解EB-5投资移民项目详情、路径规划,或想评估自己是否适合申请EB-1A、NIW?别犹豫,赶紧来找小帮聊聊!
关于移民帮
寰投移民帮——作为中国“全球财富生活规划平台”,用专业、严格、高效的服务标准,为中国高端财富家庭及个人定制:全球身份规划、国际教育咨询、海外房产投资、保险及保障咨询、海外税务规划、全球资产配置等全方位的财富管理综合服务。
如需了解美国EB-5新政、EB-1A、NIW等美国长期身份路径等相关问题,可以拨打400-085-6660,或添加小帮微信直接咨询。
移民帮综合整理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除了原创类稿件,其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小编搜遍网络也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