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民帮 > 移民攻略 > 生活 >

资讯详情

熊孩子猛推孕妇被暴打: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他!

移民 教育 美国
2018-03-26 20:14

继去年,因为飞机闹事全家被遣返的著名“熊孩子”事件(相关阅读)后,最近又一个“熊孩子”吸引众人眼球,成功登上了热搜。

近日,钱江晚报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3月26日13时小帮截图,此条微博已有2万余条评论4万余次点赞。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妹子亲眼目睹了一名四年级,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妇……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这个熊孩子还悠闲地吃着零食,不以为意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听到这话的妹子,当场就爆发了......

(来源:知乎@三倍氢二氧一)

这位妹子左手拖把、右手擀面杖,从餐厅打到客厅,最后把熊孩子踹出了家门,这个画面可以说是十分解气了。

本以为网友们会稍微心疼一下熊孩子,毕竟熊孩子膝盖都青了,然而网友的评论炸了锅,重点是大家都一边倒地支持这位妹子的做法:熊孩子不打不长记性!

网友们纷纷表态:

幸亏孕妇最后没事,不敢想象如果这位妹子没有及时拉住怀孕的嫂子,后果会是怎么样?

令人气愤的是熊孩子的态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故意推倒孕妇亲戚,想看她会不会流产,事后竟然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面对“熊孩子”,是该像开头小姑子一样“以暴制暴”教训一顿,还是应该睁只眼闭只眼,或者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呢?

01

哪里都有熊孩子

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熊孩子”屡见不鲜,每次看到都脊背发凉。

国内有一类社会新闻或者话题总是会很吸人眼球,叫做“熊孩子闯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个刷新认知下限熊出天际的倒霉孩子出现,引起舆论一篇哗然:什么泼火锅汤烫人脸啊;往电梯上撒尿啊;20楼往下扔瓶子啊,用可乐洗钢琴啊;甚至闹出各种人命的……

有些“熊孩子”出国后,依然“熊性大发”,让人无可奈何。

在新西兰,曾有中国留学生带小孩在当地入学,调皮的熊孩子往学校饮水机里撒尿。老师为此找过家长,警告过孩子,但是小孩还是不听,又尿了很多次,最后被退学,而且上了黑名单,几乎所有的公立小学都不要,只能去别的城镇找学校。

身在海外,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在餐厅等公共场合,很多外国小孩总是能规规矩矩安静享用美食,经常可以看到华人孩子四处奔跑大声说话的影子。

02

所有熊孩子身后

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看完很多熊孩子捣蛋的事例,小帮觉得可气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父母不管不顾的态度。所有熊孩子身后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因为没得到姑娘手里的炸鸡排,在地铁来临的瞬间,男孩猛地从后面把姑娘推向轨道,幸好旁边的市民眼疾手快拉住了姑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男孩的妈妈拉着他,迅速隐蔽地离开了现场,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

一小男孩因为没得到年轻姑娘的手机,于是往姑娘的火锅里吐口水,姑娘跟他父母说了之后,他们一脸不屑地说:“孩子小,不懂事,让一让就好啦”!在老板更换了汤锅之后,小男孩把滚烫的锅底泼向了对面的女生,年轻貌美的一张脸,说毁就毁了......

真是每一个熊孩子后面,都有个奇葩家长。面对这些熊孩子,所有的吃瓜群众的评论好像来来回回离不开俩字——欠揍!

一提到管教孩子,很多中国父母除了打屁股和吼一顿好像就没有其他手段了,所以有的家庭,越是“管教”孩子,越是让孩子的行为问题变得更严重。

03

如何不打不骂的教育熊孩子

你需要向国外家长学习

那么,不打不骂如何能管教孩子?有些父母总觉得这太难了,其实不然,国外很多父母都是在不打不骂的情况下把自家小孩教育的很好!

国外教育跟中国式教育差异一直都非常大,当孩子胡闹时,外国家长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美国家长这么干:时间约束法则

经常有人问小帮,美国父母真的不打孩子嘛?虽然每个州的法律不太一样,有些州也允许父母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打孩子(打的板子多长多厚都规定好了),但是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打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没挨过打的孩子,还能管得住嘛?

其实美国孩子给人第一印象,确实好像是挺自由放任无法无天的,无论男孩女孩个个都活泼好动,没有一个“乖巧”的。

如果你经过一个典型的北美的儿童游乐场,可能会怀疑里面乱窜的孩子都处于某种半疯状态:孩子可以甩掉鞋子,光脚踩在沙子地上乱跑,可以在地上乱爬,滚得满身都是土,可以放肆的嬉闹,没命的追赶奔跑,登高爬低一刻都不停……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整个游乐场看起来是极端无序混乱,像一锅沸腾的粥在翻滚,随时就会爆炸,但是说也奇怪,这么多孩子在场子里疯闹,却几乎没有什么冲突发生,孩子们好像会自动自发的排队轮流,避免冲撞。

为什么能保持着这种喧嚣下的和谐呢?

因为有人管啊!场子里的孩子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孩子旁边都有一个成年人在紧紧的盯着,手机都不拿出来,就算是嘴巴里和别人聊天,眼睛也一直在追着孩子,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孩子安全,一方面是看着孩子的行为,只要发现自己孩子侵犯到他人,无论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一定会有大人在五秒钟之内做出反应。

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相比,确实要普遍显得“野蛮奔放”一点,有的孩子兴奋起来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基本看不到一个沉稳的“小大人”。

但是他们再怎么疯怎么淘,在公众场合都会有基本教养,而教养这么好的孩子,并不需要挨揍才能实现,美国父母不光不打孩子,连厉声斥责都很少看到,和孩子说话从来都是温温柔柔的。

但该有的原则却是异常坚持,如果孩子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欠妥,又拒绝改正,家长一定会不顾孩子哭闹把他带离现场,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不被接受。

美国成年人一般喜欢用隔离手段来处理孩子胡闹。原因是,在美国,孩子很少会跟父母分开,如果孩子瞎闹腾,那么,美国父母们会将孩子关在某个空间 里,让孩子自己反思。

听起来有点像面壁思过。不过,这种面壁思过时间并不会太长,通常也就持续几分钟。当孩子冷静下来后,父母才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法国:教孩子学会等待

尊重他人是法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学会等待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父母从小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这种习惯:并非你提什么要求都可以立马得到满足。

例如,孩子一哭,中国父母通常会立刻将孩子抱起来哄。法国父母通常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哭声不异常,一般都不去理会。几次下来,小孩子在潜意识中就会明白,把哭当成“要挟工具”无效。

父母们还会教孩子管理时间。去法国人的家庭做客,家里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懂得严格地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作息时间,小孩也不例外。该几点睡就去睡,闹也没用;该几点起来就得起来,赖床也不成;该几点吃饭就得按时吃饭。记者在法国家庭中从未看到有家长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况。家长们还会通过家庭游戏等方式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在公共场合,法国孩子一般颇守规矩。比如按秩序排队、不打扰别人、说对不起、谢谢等。法国学校从小学就开设了公民教育课程,小学主要讲社会生活的规则,如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不要打扰别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

英国:把餐桌当成课堂

作为绅士国度,英国家庭很重视“餐桌教育”。餐前的举手投足是每天要重复的事,他们认为,如果在这些细节上都做不到有教养,别的方面就更难教育了。

现代的英国家庭在餐前要等家中的老人和女性先坐下就餐。在人口多的家庭,传统的英国家庭会在老人或是女性成员临时入座时,要求在场男性成员,无论年长年幼都要站起再坐下,以示礼貌。

在用餐过程中,无论长幼,都要求端坐。刀叉的使用一定要得体。英国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正确使用刀叉,永远不要将刀叉锐利的一头对向他人,放置刀叉时也需要轻拿轻放。

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在吃饭时发出不雅的声音。不要边说话边喝汤,不要在吃饭时要求喝饮料。一些年幼的孩子这样做了或是提了要求,都会被父母严厉制止。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习惯了这些规矩。

另外,英国人在用餐时间,就是坐在餐桌边吃饭,谁都不可以打开电视机或看平板电脑,为人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在餐桌前,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说话,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发言。另外,如果自己要离席,需要向在场成员说明后才离开。

德国家长这么干:让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

日本父母这么干:教子仍会给孩子留面子

日本家庭教育中,父亲家庭权威性毋庸置疑。遵守社会规则是多数日本人共识。所以,如果孩子犯错了,日本家长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管教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体罚等等。但日本父母,很少有当众体罚孩子的。

04

小帮总结

中外家庭教育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原因在于国情不同。但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孩子在潜意识里愿意接受并且严格遵行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让孩子愿意学、变得愈加听话的家庭教育方法,才算是最有效果的。

小帮希望天下的熊孩子不再熊,伤害人的恶作剧不再有,每个孩子都能幸福平安的长大......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咨询移民相关问题,请拨打400-085-6660,移民帮将为您提供专业1对1的顾问服务,为您量身定制专业的海外资产规划方案,让您移民海外全程无忧。

移民帮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摘自说说咱家娃,新华社、钱江晚报、生命时报、新浪微博等媒体。

收藏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加拿大
美国
塞浦路斯
武汉
成都
哈尔滨
厦门
上海
北京
香港
杭州
西安
广州
长沙
郑州
石家庄
南京
在线咨询
希腊移民 希腊移民 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 智能移民 智能移民
预约回电
确认
免费材料
TOP
移民专家,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