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民帮 > 移民攻略 > 移民资讯 >

资讯详情

冰花男孩受邀来京看升旗,这是个消费苦难、强行感动的时代?

移民 教育
2018-01-22 20:16

文章来源:孙春龙和平工作室(ID:sunchunlong2), 作者:孙春龙,灰鸽叔叔(ID:unclehuige),农说吕不白(ID:nslbb1),移民帮有增量

本月初

那个顶着满头冰花赶去上学的云南小男孩

刷爆了朋友圈

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冰花男孩”

  这是云南昭通的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他家离学校4.5公里远,平时要走路一个多小时上学。照片上男孩衣衫有些单薄,头发、眉毛、睫毛全部冻出冰花,脸蛋也冻得通红,让人看着心疼。

还有人为他画了一幅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眼看到“冰花男孩”的新闻,小编就不觉得励志。

  这名来自云南的三年级孩子,一早冒着低温走了4公里山路到学校。他穿着单薄的衣衫,头发并冰花覆盖,脸被冻得通红。

  小编第一时间思考的是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事件曝光后,这所学校是否会安排校车?

  第二,如果路段不适合开校车,当地是否会加强公路建设?

  第三,校园内的医疗防护和防寒保暖工作是否到位?

  第四,是否需要捐赠衣物?

  ……

  结果很有意思。小编发现我思考的路径和社会主流居然不太一样。主流是什么呢?

  主流是《你吃的苦,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主流是《看看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的生活!》;

  主流是《期待孩子初心不改,报效祖国!》

  主流是《外国网友知道中国为什么强大了!》

  ……

  一直到两天以后,才有媒体壮着胆子说了一句《孩子,上学不挨冻是你的基本权利》。

  但这个声音还是太弱小了。因为“我们从这个小小男子汉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努力与坚强。”

  小编不觉得有什么努力和坚强。我只觉得有点丢脸。

  但觉得丢脸的人并不多。当英国网友说“这事儿在我们这里,脆弱的教职员工因为害怕感冒都放假了”时,大家甚至觉得有点自豪。

  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自豪。健康和成绩哪个重要?

  还用问吗?当然是健康重要。

  冒着生病的危险去读书,和中华民族的努力坚强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别扣那么大帽子。中华民族的努力坚强没有那么肤浅,只有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努力坚强。

  此外让全国人民感动揪心的冰花男孩,近日接受了相关机构的资助,抵达北京并前往天安门观看升国旗仪式。媒体的报道,无数人感动,但这一操作痕迹明显的暖心活动,让小编感到寒心。

  第一眼看到冰花男孩的照片,觉得这个新闻一定会火,很多人甚至已经预估到了接下来事件的发展轨迹:无数爱心爆棚的民众,纷纷捐款、送棉帽,甚至有人直接去门送钱,然后男孩获得了巨款,棉衣堆满了房间,接着又爆出新闻,或者发现男孩突然买了一件名牌服装,或者发现他的父亲拿钱去喝酒,纷纷要求退钱。

  这样的新闻不是没有发生过,深圳的罗尔为爱女筹款百万,结果事态急转,有人说他有三套房。

  不过,这次只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结尾是,有新闻说,公众捐了30万,孩子只拿到500元。反差巨大的两个数字,引来无数网友对承接捐款的公益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责和质疑 。

  结尾不同,背后的逻辑却一样。

  对于疑,鲁甸县教育局局长陈富荣16日向记者解释说这是一种误读。“冰花男孩”王福满家目前所收捐款约为8000元,全部来自个人或组织的上门捐赠。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捐款确实已达30万元左右。

  仔细去看募捐说明,说的很明白,这是当地公益机构发起的“青春暖冬行动”,冰花男孩只是受助者之一。

  但鲁甸全县跟“冰花男孩”类似情况的还有数以千计,王福满本人收到的款项之所以不多,是因为所接受的捐款将用来救助更多类似学龄儿童。但如果将所有捐赠全部交付给王福满,这种“一夜暴富”的畸形慈善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辜负了捐助者们的初心。”

  官方的回应虽说得有理有据,但依然有很多网友表示难以理解,觉得这是“强盗逻辑”:善款是给小孩子的,结果让你给劫了,还美其名小孩子富了不利他成长。

  也有网友直言,从各种网上资料上来看,这个“青春暖冬行动”的捐款没有问题。一开始就说明白了,并不只是帮助“冰花男孩”王福满。

  关于捐款质疑事件,小编觉得公共信任很宝贵,相关部门不能再透支了!

  借助网络朋友圈力量,“冰花男孩”引发全社会关注和捐款帮助,这是好事。

  可如今,越来越多人却不愿意也不敢去相信我们相关部门的信用和权威了。有条件的人,宁愿亲自上门送到“冰花男孩”家里,也不愿意通过他们的手去转交,小编真心希望相关部门别再透支自己的公共信任,让大家想捐款而不敢捐了。

  其实获得这样的信任也不难。真的是捐给云南省青基会且备注是“青春暖冬行动”的,那这些钱是可以分配给类似“冰花男孩”的孩子们,一人500元。但具体有哪些人受捐领到,名单应第一时间(1月12日款项发放后)公开详细发布。

  而不是等到质疑帖子出来、引发网上热烈讨论后,才在青基会官网上做出反应和公布。当然,云南的这次做法也值得肯定,因为至少他们把详细都在青基会网站公开发布出来了。

  而针对那些没有备注的,是不是尝试联系一下捐款人,问问如何分配更好?如果是特别备注捐给王福满个人的善款,那是否更应该交给“冰花男孩”本人或家庭更合适?毕竟更多人是看了那张让人心疼的招聘,才愿意去捐款的。

  再说了,数千以计的“冰花男孩”,靠社会捐款去帮忙救助,其实算杯水车薪,更应该发挥的是政府的救助体系和力量。

国内通过个案来带动针对群体的募捐

存在诸多问题

  以下是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发起人,青年作家孙春龙先生对国内募捐方式的见解和看法。

  通过个案来带动针对群体的募捐,这是公益行业较为有效且普遍采用的募捐方式。那么报道此事的媒体或者质疑的人,就没有去仔细看看募捐说明呢?

  几年前,我们机构曾接到一笔数额不小的指定捐赠,要求定向捐给云南腾冲的抗战老兵。腾冲是国殇墓园的所在地,加上远征军题材的影视剧的热播,腾冲的抗战老兵受到了全国的关注。

  我向对方解释,相比来说,腾冲的老兵接受的外界捐赠已经很多了,有的人一年能拿到数万元的捐赠,去看望的人也络绎不绝,能否把这笔钱给到周边的龙陵、施甸等县,那里的老兵,有很多连一分钱的捐赠都没有,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年没有人去看望。

  对于公益机构来说,需要做的是资源的均衡。但对方不同意。工作人员感受到的是,把这笔钱捐到腾冲,比捐到其他不知名的地方,会更让他有满足感和自豪感。

  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如果自己的捐赠,给到了冰花男孩,是不是比给到其他不知名的孩子更令人激动?

  但再想一想,针对那些没有冰花的男孩,公平吗?这个社会的底层,是要靠这种噱头才可以获得外界的支持吗?

  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有很多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得不想出很多吸引眼球的花样。

  作为一名公益机构的负责人,我不应该去质疑公益支持者和参与者的动机。但是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在帮助别人,还是在通过消费别人而满足自己?

  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学生,让他停下学业去到伟大的首都观看升国旗,这是这个孩子的需求,还是我们需要这份感动而制造了这个活动?

  请问,没有冰花的男孩,当他真正提出想去天安门的时候,你们还会帮助吗?

  如果真的想去做公益,公益支持者更应该看到冰花男孩背后,是整个中国乡村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悲惨命运。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多去乡村看看吧,看看这个社会两极分化到什么程度,看看虚荣之下,还有多少被遮蔽的苦难。

  如果有足够的敏锐,你会找出无数个比冰花男孩更悲催更吸引眼球的事情,同样在云南,今天的腾迅新闻头条报道一件事情,《9岁的女孩背哥哥上学:我要做你的小拐杖》,这个和冰花男孩同样催泪的事情,是他的老师随意拍了一张照片,再次感动中国。

  每次看到这些上了头条的新闻,看到我们被他们感动时,我真想提醒大家,那不是感动。

  让一个连取暖都保证不了的孩子去让他看升国旗,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

  而对于公益机构和媒体来说,更应该从资源均衡的角度,引导捐助者更有效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在这次的冰花男孩的事件中,公益机构做到了专业,而媒体却为了吸引眼球,再一次秀了下限。

  中国公益已经从凤毛麟角到了人人公益,遗憾的是,公益参与者的心态,依然停留在占据道德高地的自我满足之上。

  这种自我满足,让我们忘记了受助者的需求,忘记了使命本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受助人的痛苦之上。如果套用十九大精神,中国公益界存在的最大矛盾,就是公益参与者的逼格越来越高,而无数受助者依然在等米下锅。

  前不久,刚刚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的“大眼睛”苏明娟再一次被媒体报道。记者问:您参加工作12年以来,一直默默关注希望工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我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苏明娟回答。

  从苏明娟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无奈,“我不希望个人受到太多关注,希望大家把关注焦点放在希望工程以及如何帮助贫困学生上来。”

  冰花男孩的人生路径,基本上已经被我们安排了,成为五道杠,成为少先队员,成为励志的楷模,有人会给他出所有的学费,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也有高校愿意主动招他,或者有无数的企业家为他安排工作,他唯一不能做的是,不能成为一个“坏人”。他甚至应该去选择一份报答社会的工作,而不能忘恩负义。

我们是在帮别人

还是在通过消费别人来满足自己?

  其实作为一名公益人的角度,我并不认为公益是在帮别人。

  前不久去台湾,参观一个养老院,一个志工在照顾老人,专业而又细心。

  在大陆,养老院里也经常会有志愿者去,但常常是在某一个节日一拥而上,甚至是父母带着孩子,有点命令地说:快,给老爷爷洗脚。有的老爷爷,一天被洗了几次脚。

  所以,看到台湾那个志工时,我有些好奇,了解后得知,他们要到养老院做志工,是需要提前报名的,养老院会排班,且有培训。我问他,为什么会这么细心帮助别人?他的回答让我顿悟了公益的意义:我不是在帮别人,而是希望有一天我老人,当我躺在这里的时候,也有年轻人愿意这么对我!

  看来国内的慈善捐款救助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慈善捐款方式和制度了!

  如果您咨询移民相关问题,可拨打400-085-6660,移民帮将为您提供专业1对1的顾问服务, 为您量身定制专业的海外资产规划方案,让您移民海外全程无忧。

  本文原题《冰花男孩抵京看升国旗:你在帮别人,还是通过消费别人来满足自己》,作者简介:孙春龙,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发起人,青年作家。可关注其个人公众号“孙春龙和平工作室(sunchunlong2)”,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版权声明:除了原创类稿件,其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小编搜遍网络也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收藏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加拿大
美国
塞浦路斯
武汉
成都
哈尔滨
厦门
上海
北京
香港
杭州
西安
广州
长沙
郑州
石家庄
南京
在线咨询
希腊移民 希腊移民 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 智能移民 智能移民
预约回电
确认
免费材料
TOP
移民专家,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