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民帮 > 移民攻略 > 生活 >

资讯详情

加拿大人为抓捕孟晚舟道歉,他们到底是有多么爱道歉?

投资移民 技术移民 衣食住行 加拿大
2018-12-17 21:00

  文章来源:加拿大和美国必读(ID:jianadabidu),作者:张可贴,移民帮获权转载

  前两天国内社交平台疯传着一条来自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布的新闻,声称近日来多名加拿大民众因为政府逮捕孟晚舟事件而向大使馆道歉,并且还附上了自己的伐木成果作为礼物,以表达友好之意。消息一经发布出来,很多网友“备受振奋。

  由于这则新闻只发布在了使馆新闻的中文版面,英文版并没有同步更新。而且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找到其他与之相关的信源。

  所以今天我们不关心其他,只关心下为什么加拿大人这么爱道歉。

平均每天道歉超过45000次

  早在2014年,加拿大统计局就在推特上发布了“平均每天加拿大人要使用多少次对不起”的数据:

超过45000次

  由此可见,加拿大的“道歉传统”早已有之,虽然在西方文化里道歉也很常见,英国人也因喜欢道歉出名。但是加拿大人民使用道歉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泛,次数也太频繁,以至于拥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Canadian sorry”(加拿大式道歉)。

  当然了,漫画通常都比较夸张,只是为了突出加拿大人即使在各种严峻的场面下也很有可能做出道歉的举动,并不能如实反映生活。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在现实生活中,加拿大人通常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对不起。

  美国网络新闻媒体公司Buzz Feed曾经发布过一个总结帖,他们列举了加拿大人会致歉的19种情境,位居第一的理由最夸张,那就是“撞击到了无生命物体”,比如桌子、椅子、墙壁等物体:

对着墙面道歉

  第2种:“伤害了任何物体而道歉或者是..向自己道歉”

  文中女子说,她不小心撞到桌子受了伤,然后她说了句“对不起”,但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在向自己道歉,还是在向桌子道歉。

  第3种:为造成了“加拿大僵局(喜欢道歉)”而道歉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加拿大僵局”也就是“爱道歉的僵局”,文中博主为加拿大人热爱道歉而道歉,她说自己曾在一家超市里撞到了某个人后,两个人互相对着说了3遍对不起。

  此外,还有更多总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道歉时刻,比如“为某人留了门而道歉”、“为没有给某人留门而道歉”,甚至还有“为没有给自己留门的某人道歉”.......这种道歉思维简直可以说是诡异,连最后一个场景的当事人都很感慨,当他说出了对不起的那一刻,才第一次感受到了流淌在他血液里的加拿大基因。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按是非对错来划分是否要道歉”的这种逻辑是在加拿大行不通的,因为不管他们有没有做错,他们都会道歉。实际上“对不起”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加拿大人在表达同情或是惋惜之情。

  日常的“对不起”对他们而言,更是一个条件反射的动作,只要发生了和任何物体任何形式的“互动”,就都可以说句抱歉。

道歉5次的加拿大总理

  上面我们列举了加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道歉之多,范围之广。其实,加拿大人不仅仅喜欢在小事上道歉,和英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也很喜欢对大事道歉,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不推脱,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也或许是曾经被英国殖民的原因,加拿大人不仅仅继承了“道歉基因”,更将这种习惯发散的更广。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当选后不久,曾对《纽约时报》说:“加拿大没有核心认同感,也没有所谓的主流,也正是这种缺乏中心清晰度的情况,使我们的文化变得非常伟大,在这种文化中,人们很可能会有一种普遍的态度,那就是“和平共存,宽容相待”。

  比如“嘿,如果你撞到我—好吧,我很抱歉”,意在表达“我不是故意妨碍你的生活。”

  而自从特鲁多执政以来,他也多次以加拿大政府的身份向国际社会致歉,以至于有媒体发问,特鲁多是不是道歉道了太多?根据BBC的统计,自从2015年特鲁多获举以来,已经公开发表了4次正式道歉,在政府认错方面击败了所有前任总理。

  第一次道歉是在当选6个多月后,特鲁多对Komagata Maru号乘客的家属道歉。这艘日本船只载有376名锡克教、穆斯林和印度教的乘客。1914年,根据当时的移民法他们被拒绝进入加拿大,特鲁多称这一事件是“加拿大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第二次道歉是特鲁多向纽芬兰省曾上过寄宿学校的原住民道歉。在那里,原住民儿童遭受了数十年的虐待。

  同样是在去年,特鲁多进行了第三次道歉。这次道歉的对象是加拿大的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等群体。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些群体遭受到了太多的迫害。

  今年3月,特鲁多为1864年英国殖民当局绞死6名土著领袖道歉。“我们尊重并承认6名锡兰领袖,他们在殖民政府和法律程序都不尊重锡兰人民的时代,被当作罪犯对待和审判。”

  除此之外,还是在今年,特鲁多总理进行了第5次道歉。这一次是为二战中拒绝接受犹太人难民而道歉,1939年6月7日,900多名德国犹太人乘坐的“圣路易”号客轮到达加拿大。被加拿大政府拒绝后,客轮返回欧洲,船上有大约四分之一乘客后来死于纳粹集中营。除了道歉之外,特鲁多还警告了现代反犹主义群体。

  毫无疑问,这些正式道歉和加拿大的日常道歉有着天壤之别。政治学家霍华德-哈斯曼表示,政治道歉“在过去15年里开始流行起来,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它变得可笑了”。但这很重要,得到一个正式的道歉非常不易,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显然,现在的加拿大总理并不抗拒承认政府曾经造成的伤害。

  他曾说:“如果我们拒绝交谈,我们就无法建立牢固的关系”。这样的形象赢得了一些媒体对他的高度评价:特鲁多是一个不惧怕感情的新人类化身。

加拿大《道歉法案》

  可以看到,不论是正式的严肃道歉,还是非正式的日常道歉,加拿大人都将和平、宽容和真诚展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在有些时候,这就算不上是一个好习惯了。

  因为对道歉的过度使用,加拿大2009年还专门通过了《道歉法》,用法律明晰了道歉在人们实际生活的具体含义。

  在《道歉法》出台之前,很多加拿大人士在道歉的问题上都是如履薄冰,因为他们常常会被律师和保险公司“警示”: 当被指责有过错时,不能道歉,一旦表达了歉意,在很多场合就有可能被用作民事法庭上的证据,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从前,法庭上的律师很容易就能确定有罪。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证明有人在事件发生时道歉,判决结果就会对另一方有利。

  这就很尴尬了,一旦现实中发生了争执,对口脱出的敬语竟然被当做呈堂证供,这样的生活对于加拿大人来说简直太艰难了。

  所以,加拿大出台的《道歉法》对“对不起”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道歉代表着的是“表示同情或遗憾”的情绪,在法律上“对不起”:

  (a)  不构成该人对与该事项有关的过失或责任的明示或默示承认

  (b) 任何保险或赔偿合同不应该因有相应的措词而作废、损害,或以影响与该事项有关的任何人的任何保险或赔偿范围

  (c) 在确定与该事项有关的过失或责任时,不应纳为考虑的因素

  该法案是由安省一位议员以“个人提案程序Private Member Bill”的方式呈交安省议会,其后获得各议员的支持,并在2009年生效。

  法案一出台即获得了医疗从业人士和律师界的支持:曾经,医生和护士们对患者有所伤害时,本有意向病人致歉,但又恐怕道歉行为会被用作民事诉讼的过失证据,从而战战兢兢,不敢轻易说出“对不起”。

  加拿大的“sorry coffee”

  其实,也有研究表明,及时进行道歉是一种避免冲突的捷径。北美药学教育期刊上写道,在医疗事故的民事案件里,有将近40%的患者表示,如果医生能为医疗过失道歉,他们并没打算将医生和医院告上法庭。从心理学的角度,真诚的道歉不论是对于施予者还是授予者,都会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影响。

  这也许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应出加拿大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民众的素质,毕竟加拿大多伦多一直身处全球10大最友好的城市之列。

  所以,我们暂且不谈此次孟晚舟事件中究竟有没有人道歉,或者究竟是哪些群体向使馆道的歉。即使是真的是热爱道歉的加拿大人所为,也并不能说明法律意义上的“过错”问题。不过,利用他人的善意来彰显自己的愤怒,甚至是丰沛的民族情怀,并没有太大意义。

  如需咨询加拿大移民相关问题,可拨打400-085-6660,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移民帮将为您提供1对1的顾问服务,为您量身定制规划方案,让您“移”路畅通。

收藏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加拿大
美国
塞浦路斯
武汉
成都
哈尔滨
厦门
上海
北京
香港
杭州
西安
广州
长沙
郑州
石家庄
南京
在线咨询
希腊移民 希腊移民 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 智能移民 智能移民
预约回电
确认
免费材料
TOP
移民专家,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