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民帮 > 移民攻略 > 生活 >

资讯详情

初到澳洲,你一定会遇到这些文化冲击

移民 政策 美国 工作 生活 文化 孩子
2018-12-23 20:01

作者简介:海边小妹,坐标澳洲,自由撰稿人兼中文老师。用心记录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文字真实不做作,在多家杂志发表文章。

文化冲击是指:一个人从原有的文化环境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上的不适应,可能是身体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包括气候、语言、衣食住行、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

尤其是从中国移居到澳洲,不光跨国,还跨了南北半球,更是从东方文明的地盘进入了西方文明的环境,可能会遇到的文化冲击无所不在。

有人害怕冲击,我却视之为好事儿。

走出国门,不就是为了看看多彩多姿的世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吗?度过最初的适应期之后,我越来越多的发现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并开始审视和修正自己。随着见识和阅历的增加,我发现自己正在快速成长。

那么,我们中国人来到澳洲后都会遇到哪些文化冲击?每个人感受不同,但大体相似,本文就写写大家感受最多的几个方面。当然,所有出国的人都免不了经历语言和饮食上的不适,这两点就不在此赘述。

一、澳洲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出国前,我对加班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许多朋友为了工作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到处应酬。然而,这样的生活状态,在普通澳洲人看来,简直无法想象。

澳洲人特别重视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掌握平衡,工作时间内全情投入,下班后就好好享受个人和家庭空间。在多数澳洲人心里,下班以后的时间“神圣不可侵犯”,那是属于自己和家人的。与工作有关的电话都尽量少来骚扰。

当然,有些行业特殊,确实需要赶任务的话,偶尔也会加班,但雇主需要支付额外的加班工资。

可怕的是,连零售和服务行业也早早关门。澳洲大多数商场五点关门,周日可能更早。只有发工资的周四营业到晚上九点,所以周四又叫购物日。对雇员来说,早早回家当然舒服,可消费者就太不方便了,你下班,人家也关门了。

当然,卖日常用品和食物的连锁超市每天都开到晚上九点,所以,基本生活物资是能保证的。

最麻烦的是,多数银行和邮局周六日都不开门,有些邮局周六会开半天。全职工作者要想到银行办点事儿还得请假。

后来我们学乖了,上哪儿之前先上网查一下营业时间,以免白跑。哪怕你是掏钱的“上帝”,人家也不会随时“伺候”。难道他们不知道晚上和周末营业额会更多吗?当然知道。可是,社会习惯如此,在澳洲人心里,有比物质利益更重要的东西需要遵守和维护。

二、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这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平等,但相对来说,澳洲是个追求人人平等的地方。至少,在社会大众的价值体系中,待人平等才是良好修养和素质的表现。就算有人偷偷在心里瞧不起谁,至少面子上还做得过去,因为怕别人认为自己没教养。

我曾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在澳洲,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蓝领体力工作者和脑力工作者一样受到尊重,而且收入往往更高。这里不再重复。(相关阅读)

要补充的是:在公司内部,同样也人人平等,不因为职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下属不仅用不着对上司毕恭毕敬,相反,许多领导还要“讨好”员工,以期更好的团队合作。上级跟下级说话时,也都少不了一个“请”字,用的也都是Could you句式,至少听起来很客气。

我一位朋友上班回来感叹:在澳洲当领导也真不容易,我们经理就像求下属做事似的。员工个个都有性格,一不高兴不好好干活的话,他也没办法,这里劳动法管得严,不好随便解雇。

大多数澳洲人对他人的尊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哪怕对有求于他的陌生人,都能保持起码的尊重。

曾有位朋友回忆他刚来澳洲读书时找兼职的经历。他说,去西人的快餐馆找工,尽管人家不需要,也会很礼貌地收下简历,告诉他有需要会打电话。虽然明知是委婉的拒绝,但他心里还留有一丝温暖的希望。

可是到华人餐馆应聘服务生的时候,好多店家对他连正眼都不看一下,更有甚者直接甩出一句:“我们这也不是人人都能来的。”言辞中的轻蔑和不屑让朋友感到心寒。他感叹道:为什么我们的同胞对有求于自己的人就不懂得尊重了呢?

当然,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现在澳洲华人的整体素质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应该不会再遇到那样的情况。不过,学会尊重,不管对面是乞丐还是富翁,都一视同仁地尊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

下图:哪怕是街头艺人,也不会被人看低一等,相反,大家还会为他的勇敢和专注而投去钦佩的目光。

三、澳洲的动物地位高

澳洲的爬行动物和虫子比较多,苍蝇蜘蛛更是常见。哪怕在城市里,也是人类居住在动物的地盘上。我们常常在家里发现蜥蜴、蛐蛐,甚至巨大的蜘蛛。下图是女儿在家里和一只小蜥蜴对视,大眼儿瞪小眼儿这是几个意思?

澳洲对动物的保护非常重视,不光体现在法律上,更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澳洲对动物的保护,甚至到了“不公平”的地步。不光不能主动伤害动物,就连被动物“欺负”了,也不能防卫过当,否则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2013年,堪培拉市政服务部长在郊区晨跑时,一只袋鼠突然冲过来袭击了他。致命他被抓伤,腿部也被打出淤青。就这样,也只能眼看着行凶袋鼠溜之大吉。

不光身高体壮的袋鼠惹不起,就连澳洲的鸟也不怕人。我们野餐的时候,就曾被一只鸟明目张胆地抢走食物。下图是我在新州艺术馆的露天餐厅吃饭时拍的,邻桌客人刚走,这对野生鹦鹉就大大方方地来收拾残羹了。

正因为澳洲的野生动物不太怕人,有的移民不懂本地法律,抓了野鸭或野鸟回家吃,被邻居发现而告发。

野生动物惹不起,就连遗弃自家宠物也犯法。别以为这些法律只是摆样子唬人,澳洲人还真就爱管这样的“闲事儿”,曾有网友因为旅行外出几天,半散养的宠物猫连日在门外嘶叫,被邻居误以为惨遭遗弃,愣是把猫主人告到了动物保护机构。等网友回来,费尽周折地解释,找人作证,这才化解了误会。

看下图这只动物园里的山羊,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四、亲人之间也要讲究边界

以前听说西方的老人不肯帮子女带孩子,觉得他们亲情淡漠。来澳洲后,我观察身边的西人家庭,确实没有一个老人是需要长期照看孙辈的。但也不会完全不肯帮忙。有的是每周帮忙带一两天,让当妈妈的喘口气或外出办点儿事。有的会在学校放假的时候,接孙辈到自己家小住一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算帮儿女带几天孩子。

总之,在这里,大家都认同一个观念:每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算是亲人之间,也要讲究边界。除非法律规定,否则,谁对谁都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义务和责任。

老人没有责任和义务给子女带孩子。生孩子是自己的选择,没有能力带孩子就先别生。当然,如果老人主动提出帮忙,儿女会感激,绝不应视为理所应当。

同样,儿女结婚买房,老人也没有赞助的义务。不给钱是正常,给钱那是额外的恩惠。中国人总觉得父母的钱财总有一天都是儿女的。但在澳洲,父母的钱主要还是自己的。因为他们要靠自己的钱给自己养老。

在澳洲,子女没有必须赡养父母的义务。一来,政府有养老福利体系。二来,老人攒的钱都在自己手里,要先保障好自己养老的开支。最后花不完的才可能留给子女。

我的一个朋友嫁了澳洲人,她公公婆婆就明确表态:“以后我们老了不需要你们管。就算生病不能动了,我们自己花钱请人看护。再说你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担子。”

澳洲老人面对养老的选择,与他们从小就很独立有关,也得益于澳洲医疗养老福利的条件。我想不见得能适用于中国。但有一点是我们绝对可以、也应该借鉴的,那就是:亲人之间也需要有互相尊重的态度。

亲人之间的边界意识,也体现在尊重上。澳洲的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算是批评管教,也很讲究态度,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语气说话。当子女懂事以后,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极少干涉孩子的选择。无论是选择专业、学校还是要不要考大学,父母可以提供意见,做主的是孩子自己。关于中西方在教育方面的差异,我以前的文章也多有涉及,将来还会专门开篇详述。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些生活细节的差异。

比如:澳洲没有国内那么丰富的娱乐场所,爱玩儿的年轻人常感觉无聊。地广人稀,身处异乡的人容易寂寞。公共交通和网络等基础设施都不如中国的大城市发达。到处都喝冰水,连牛奶也要喝冰的。偶尔还有人光着脚走在街上,我曾问过本地人为什么,说是懒得穿鞋,光脚舒服,倒是真接地气儿。

总之,在外国遇到文化冲击很正常,别说出国了,就算在中国换个地域生活,也要有个适应过程。

有人以为出国就是为了孩子,或者更好的环境和福利。但在我看来,出国最大的收获,是对自己生命经历的丰富!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尽可能把一辈子过得多样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多赚了一次人生啊!

投稿人原创,如有侵权问题,非本平台责任,请告知本平台移除。

收藏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加拿大
美国
塞浦路斯
武汉
成都
哈尔滨
厦门
上海
北京
香港
杭州
西安
广州
长沙
郑州
石家庄
南京
在线咨询
希腊移民 希腊移民 日本移民 日本移民 智能移民 智能移民
预约回电
确认
免费材料
TOP
移民专家,一对一服务